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半月评(2021年5月11日-2021年5月25日)

[发布日期]:2021-06-07  [浏览次数]:

2021年第10期 总133

【标题】: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

【摘要】:第二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与工程装备商务峰会举行,“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圆桌会暨碳中和背景下“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时评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习近平对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向两国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习近平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坚持安全第一,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第二,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核能科技合作内涵。第三,坚持战略协作,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协调发展。普京表示,热烈祝贺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俄方有信心同中方共同努力,顺利、安全推进工程建设。

“五通”发展方面,第二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与工程装备商务峰会举行;中欧班列(武汉)开出今年第50列,驶往德国杜伊斯堡;“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圆桌会暨碳中和背景下“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分享了不同国家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投融资相关的政策与标准,探讨了如何以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形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共识与合力;中国和联合国共办“通向昆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研讨会。

高层动态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

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下午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仪式。

习近平对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向两国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我同普京总统商定,将在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推进双边关系向前发展。面对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中俄相互坚定支持,密切有效协作,生动诠释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强调,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核能是其战略性优先合作方向,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今天开工的4台核电机组是中俄核能合作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坚持安全第一,树立全球核能合作典范。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和运行好4台机组,打造核安全领域全球标杆。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拓展核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世界核能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第二,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核能科技合作内涵。要以核环保、核医疗、核燃料、先进核电技术为重要抓手,深化核能领域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等合作,推进核能产业和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全球核能创新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第三,坚持战略协作,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协调发展。要推动建设更加公平公正、均衡普惠、开放共享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为全球能源治理贡献更多方案。应对气候变化是各国共同的任务。中俄要推进更多低碳合作项目,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建设性作用。

普京表示,热烈祝贺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开工,俄方有信心同中方共同努力,顺利、安全推进工程建设。今年是《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和最高水平,我同习近平主席达成的各项共识均得到很好落实,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宽广。和平利用核能合作是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今天开工的4台核电机组项目,不仅将为俄中关系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在田湾核电站分会场和徐大堡核电站分会场的中方代表向两国元首报告:开工准备完毕。

习近平下达指令“开工!”

在原子能机械制造厂分会场的俄方代表向两国元首报告:设备安装就绪。

普京下达指令“启动!”

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施工现场第一罐水泥浇筑,项目正式开工。

杨洁篪、王毅等出席上述活动。

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组是20186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的双方核能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中的重要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

——来源:新华社

政策沟通

第二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与工程装备商务峰会举行

519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与工程装备商务峰会在长沙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秘鲁驻华大使路易斯·克萨达,哥斯达黎加驻华大使罗德里戈·德尔加多出席并致辞。

纳米比亚、秘鲁、缅甸、哥斯达黎加、南非、瓦努阿图、冈比亚等近3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外交官及客商参会。工程机械、工程承包领域的龙头企业高管分享了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的案例和经验。

谢建辉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工程机械是重要的桥梁纽带和开路先锋。湖南将继续推动创新发展,以打造“三个高地”为目标,支持工程机械企业加快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瓶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继续推动开放发展,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动互惠发展,以工程机械产业为纽带,加快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金融融通、民心相通作出更大贡献。

路易斯·克萨达表示,愿与中国加强教育、健康、交通、能源等领域合作交流。

罗德里戈·德尔加多希望哥中双方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设施联通

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开通

一辆载着1650吨铝矾土的货运专列,30日从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驶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开往广西北部湾钦州港,标志着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开通运营并正式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体系

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项目,是以公铁联运为主的现代多式联运物流项目,由贵州铁投都拉物流有限公司建设运营。

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区位优势突出。它位于贵阳市北部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带,地处贵阳综合保税区,依托川(四川)(贵州)铁路都拉营站接轨设置铁路货场,可有效衔接沪(上海)(昆明)等铁路干线,正好在中国路网主骨架“八纵八横”中心通道及连接西南、中东部、西北、南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汇点上。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被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明确作为中国重点培育物流园区中的大型货运场站、重要的物流枢纽

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项目分为两期建设,基础设施投资13.84亿元人民币,铁路货场设有站台仓库货物线1条,笨重及集装箱作业线2条,均能满足整列装卸作业;新建铁路作业区设到发线兼交接线1条,存车线2条,货物站台1座,贵阳端设牵出线1条,重庆端设散粮卸粮线1条;怕湿货物仓库、通用仓库、办公用房及钢材市场门面、铁路站后综合办公楼建筑20余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建成投运后货物年运输能力约500万吨。

随着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建成投运,将有效弥补贵阳北部综合性铁路物流基础设施的不足,推动贵阳铁路物流形成环形枢纽、实现南北联动发展格局,破解区域经济发展瓶颈。

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最大的特色,是其位于贵阳综合保税区内,可与贵阳综合保税区形成“区港一体”协同发展。物流港的铁路走行线可延伸至贵阳综合保税区内,实现货物快速出关、入关,提高通关便利性;通过用好贵阳综保区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及保税服务等,可促进物流集聚,有效降低区域物流总体成本,有力提升贵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战略节点的集聚辐射效能,为贵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对外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助推“黔货出山,外货入黔”。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贸易畅通

中欧班列(武汉)开出今年第50列,驶往德国杜伊斯堡

51日,小长假第一天,凌晨540分,编组50辆、满载700余吨武汉及湖北地区企业生产的电子产品、衣服鞋帽、防疫物资等的X8015次列车从吴家山站开出,将经汉丹线、焦柳线运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驶往德国杜伊斯堡。

吴家山站货运负责人郭佩表示,这是车站今年开出的第50趟中欧班列,虽然是“五一”小长假期间,但是车站运输组织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为确保节日期间中欧班列安全高效开行,车站根据中欧班列重点开行计划,提前部署,开通绿色通道,二十余名“中欧班列红军服务组”干部职工有序衔接、日夜工作,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武汉海关等路内外单位和政府部门协调配合,优化货源车源组织、货物报关、查验、列车编组、对位、挂出等环节和流程,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430日下午开始,吴家山站就忙碌起来。在集装箱作业区,只见堆码整齐的集装箱绵延1公里左右,蔚为壮观。

汉西车务段货运科科长刘方智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和国家聚焦中部高质量发展,武汉本土大型制造企业“走出去”步伐持续加快,除冠捷科技公司生产的显示器、富士康科技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和通信企业的光缆产品外,还有多家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也将出口运输模式转向中欧班列

据了解,54日凌晨还将有一列满载电子产品、电缆、汽车零配件及防疫物资的中欧班列从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从5月份中欧班列(武汉)初步开行计划来看,仅图定班列就有13列,货源方面形成未截舱前已满舱的火爆趋势,后期铁路部门还将根据情况进行临时加开。

——来源:长江网

资金融通

“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圆桌会暨碳中和背景下“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517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简称绿色联盟)、世界资源研究所、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京联合举办“一带一路”项目绿色发展指南圆桌会暨碳中和背景下“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国际研讨会

会议分享了不同国家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投融资相关的政策与标准,探讨了如何以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推动形成“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共识与合力。会议还研讨了绿色指南第二期研究项目工作方向,听取了金融机构、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对加强境外投资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及建议。

绿色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顾问索尔海姆在致辞中表示,世界各国正在协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在能源转型、绿色金融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在此背景下,持续推进指南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表示,2021年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一年。希望与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绿色联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首席执行官韩佩东指出,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以及“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的目标,是对全世界发出的绿色信号,将对实现气候目标做出重要贡献。指南项目将为“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建立绿色标准行动指引,切实确保“一带一路”对外投资绿色化,为更多国家实现疫后绿色复苏提供支持。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任周国梅表示,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关系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关键议题,引导绿色投资是推进“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希望通过指南研究项目有效沟通各方需求,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对接,为金融机构、企业识别与防范对外投资环境风险提供指导。

来自国家开发银行、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欧洲气候基金会等十余个国内外机构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民心相通

中国和联合国共办“通向昆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研讨会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联合国粮农组织21日共同举办网络研讨会,主题是“通向昆明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此次研讨会以庆祝“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第二个“国际茶日”为契机,与会各方围绕将于今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进行深入讨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大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5届联大主席博兹克尔、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主席阿克拉姆、《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穆雷玛、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赛梅朵致辞。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生物多样性昆明大会筹备工作进展。

古特雷斯赞赏中方在筹备昆明大会及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作用,期待今年昆明大会达成富有雄心水平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博兹克尔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及各方以去年生物多样性峰会为基础,为昆明大会筹备工作注入强劲政治动力。阿克拉姆、穆雷玛、赛梅朵亦高度评价中方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呼吁支持生物多样性昆明大会取得积极成果。

黄润秋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珍视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也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目前昆明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已取得积极进展。他说,目前距离大会召开仅剩不到5个月,需要各方发挥最高级别的政治智慧,凝聚合力,携手共进;全面务实,求同化异;调动资源,加大投入。

黄润秋说,中方将以举办昆明大会为契机,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确保将其办成一届圆满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缔约方大会,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2050愿景。

张军说,2021年是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的背景下,国际社会需要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我们应共同努力,推动昆明大会取得积极、实质性成果,共同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霍夫曼和来自云南麻栗坡县的沈非分别从地球大数据、粮食和营养、茶产业发展角度,同各方分享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益经验和实践。

埃及、哥伦比亚、安提瓜和巴布达、欧盟、巴西、英国、挪威、哥斯达黎加、斐济、俄罗斯、土耳其、印度、德国等国30多位常驻联合国代表或副代表,各国常驻团官员等约200人与会。各方一致表示将积极支持中方主办昆明大会,共同推动大会达成富有雄心的成果。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条: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半月评(2021年5月25日-2021年6月10日) 下一条: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半月评(2021年4月26日-2021年5月10日)

关闭